首页

美脚

时间:2025-05-29 00:32:23 作者: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 浏览量:96785

  在对外开放等四个方面实施十六项政策举措

  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权威发布)

  本报记者 罗珊珊

  国务院常务会议5月9日审议通过《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近日商务部受权发布。5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有关情况。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介绍,1984年,在借鉴经济特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在沿海城市设立了首批1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布局更加全面、更加完善,开放力度、经济实力和创新活力持续增强。到202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达到232个,创造地区生产总值达16.9万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级经开区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取得积极发展。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外贸外资“第一梯队”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目前,232个国家级经开区共有外资企业超过6万家,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9.9万家;2024年全年实际使用外资272亿美元,进出口10.7万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全国的23.4%和24.5%。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经济实力和综合配套优势显著增强。目前,国家级经开区里的各类经营主体已经超过490万家,其中包括7.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8.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超过1.5万家。

  创新优化管理体制,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目前,约60%的国家级经开区内设机构数量不超过10个,可为企业提供全流程、高质量的便捷政务服务。

  “当前,国际经贸秩序正在遭受严重冲击,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国家级经开区稳外贸稳外资主阵地的责任担当更加凸显。”凌激介绍,《工作方案》共提出四个方面16项政策举措,把国家级经开区工作放到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去定位、去谋划,力争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新的示范。

  一是在对外开放方面,国家级经开区是外贸外资的“第一梯队”,是“投资中国”的优先选择,也是制度型开放的重要平台。《工作方案》提出支持举措:鼓励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外商投资,支持数字服务出口,支持经开区与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指导落实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再投资递延纳税政策等。

  二是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国家级经开区产业聚集度高、先进技术的应用场景多,为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将支持布局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商业转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联动发展。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制造业发展提质升级、数实融合,孵化未来产业,建设高标准数字园区、智能工厂、算力基础设施等。

  三是在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工作方案》聚焦体制机制、管理效能、营商环境建设,提出了优化园区运营模式、推动行政管理主体与开发建设主体相对分离、完善激励机制、下放省市级经济管理审批权限等工作任务。涉及企业关注的问题有“高效办成一件事”、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包容审慎监管、智慧监管等内容。

  四是在要素保障方面,涉及土地、能源、人才、资金等工作,《工作方案》出了多项“实招”,比如支持各地为国家级经开区单列年度土地指标,允许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产业项目,支持开发建设主体上市融资等。鼓励各地创新发展模式,加强资源要素整合,提升综合利用水平。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8日 03 版)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璀璨时光——清代广钟精品展”广州开展

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资深总策展人谢丹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特展立足蜀道多年的学术研究和蜀道考古重大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展示蜀道的开辟与发展过程,以及蜀道在国家统一、民族交融、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A股光伏设备板块周五大涨逾9%

世博文化公园位于新区济坤路100号,总用地规模约2平方公里,由北区、南区两部分组成。此次新开放的南区总占地面积65公顷,重点景观项目有市民期待已久的双子山、上海温室花园和世界花艺园。

东西问丨邝志强:香港何以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

“今天其实有点遗憾,没有比去年跑得快。去年我创造了8分21秒的纪录,今年来的目的就是要攻破赛道纪录,但只跑了8分22秒,所以明年我会再来参赛。同时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高塔竞速赛当中,来享受这个赛道。”苏为庆说。

236项、11岁、42冠……一组数字看巴黎奥运中国队阵容

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10000年的文化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指出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绵延古今、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蕴藏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保护中华文化遗产、赓续民族历史文脉,是炎黄子孙的崇高责任,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和政治责任。作为“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忠实学习者”,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厚的民族感情和深沉的文化情怀,对文化遗产工作始终念兹在兹、关怀备至。

数读中国 | 490.9亿人次!流动的中国持续释放生机与活力

挖掘精准定位、打造乡村品牌——潞村的蝶变,是吴兴区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2023年10月,当地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一年来,自然资源、人文历史,皆化身发展“加速器”,推动乡村向新而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